当前位置: >综合>读书>

推树典型不是编排“样板戏”

时间:2018-09-14 11:02来源:中评网 作者:童建帮 点击:
工作中树立标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些地方出现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的歪风,不仅对开展基层工作毫无益处,反而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对踏实肯干的干部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工作中树立标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些地方出现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的歪风,不仅对开展基层工作毫无益处,反而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对踏实肯干的干部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当前,一些地方不以工作实绩为标准,把计划当落实、把方案当经验,醉心于“搞装潢”、“挣面子”,把原本有着引导人、塑造人和激励人作用的典型做成了一无是处的“盆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出了问题。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象打造“样板戏”一样“精心”打造典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宣扬所谓的政绩以获得组织的认可,其实就是为了提升治下和个人的“知名度”以得到提拔晋升。上级组织一旦被这种行为所蒙蔽,那么,不仅投机取巧会得到肯定、浮夸之风会被助长,而且原本脚踏实地谋事、创业的干部也会被逐渐“边缘化”。
要推树起叫得响、树得久、能复制的典型,除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强化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而外,还要反思是否找准了典型与干群的“对比点”、是否擦亮了典型个人的“闪光点”、是否焊牢了学习典型与加强实践的“结合点”。
     董存瑞、刘胡兰、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和典型人物影响了我们半个多世纪。在党的伟大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更加注重典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使之成为我们的“特色武器”,离不开典型的培育和推树。但在此过程中,绝对不能把培育推树典型编排成“样板戏”。
     要善于发现,让典型“浮”出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典型当作“千里马”,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善当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要围绕建设大局,充分认识日常工作就是培养造就典型的肥沃土壤,要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从纷繁的情况中发现令人振奋的亮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对那些“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的干部群众,要全程跟踪、做好指导、及时宣扬,努力为典型的成长创造条件。
      要坚持培育,让典型“长”出来。 典型不是白富美,也不是高大全,更不是“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但只要他在某一点、某一环节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亮点”,就有可能成为典型。因为任何典型都是在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后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典型的培育过程中,单位、领导必须尊重培育的客观规律,科学谋划,用心培育,避免求精、求全、责备,避免掺水、做假和拔苗助长,尤其要避免带有功利性质的培育和“大跃进式”的打造。
      要立足实事,让典型“走”出来。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推树有过硬事迹、有群众基础、有工作实绩的典型,对确定推树的典型,要经常开展荣誉观教育,帮助其正确处理好组织关怀与自身努力、维持现状与不断提升的关系,促其不断增强危机感,自我加压,奋发上进;对推树的典型要多听群众意见,以使推出的典型达到可信、可敬、可学、公认的标准。
     要有效宣传,让典型“亮”起来。典型的存在在于引导、在于宣传、在于学习。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一旦树起来、立起来,就要借助各种媒体载体进行广泛宣传,既要大张旗鼓、更要清风拂面、沁人心脾。要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增进社会各界对典型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可,确保社会各阶层学有目标、练有榜样、超有标线,以全面酿造学习典型的浓厚氛围,最终实现“墙内开花,内外亦香”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