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阳光私募形成过把瘾就死去的怪圈

时间:2011-08-28 04:3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2011年上半年,阳光私募排名前10的榜单上,再次换上了新面孔,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呈瑞1期、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金中和西鼎以及富恩德(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富恩德1期分别以28.34%、17.55%、17.14%的绝对收益率,摘取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的前三甲。

2011年上半年,阳光私募排名前10的榜单上,再次换上了新面孔,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呈瑞1期、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金中和西鼎以及富恩德(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富恩德1期分别以28.34%、17.55%、17.14%的绝对收益率,摘取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的前三甲。这样的收益率相对于沪指半年2.2%的跌幅已经相当了得。

其实,中国私募界从来不缺神话。

阳光私募怪圈

一只阳光私募业绩暴涨100%、150%、190%江恩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不是神话,神话是如何在暴涨之后不暴跌,保持持续增长。

2009年,沪指全年涨幅79.98%。由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2号绝对收益达192.57%,成为当年私募冠军,其成绩至今仍无人能超越。同年,新价值旗下的另一款产品新价值1号也以156.47%的绝对收益率夺取了亚军。第三名则由尚雅4期夺得。正是由于广东新价值的卓越表现,阳光私募走入聚光灯下,成为当年媒体的宠儿。

2010年中国评论网,沪指全年跌14.31%。 去年私募冠军新价值没能延续投资神话,新价值2期跌至55名。本年的私募冠军由世通资产常士杉管理的产品摘取,全年绝对收益率为96.16%。

第二和第三名则是华宝1号和理成风景2号,均为新面孔。

2011年上半年,沪指震荡下跌2.2%。半年绝对收益率排前三位甚至前十位的私募产品再一次清一色地为“新晋佳丽”。

阳光私募业绩排行前10的榜单仿佛是一个诅咒——似乎没有谁能做常胜将军,各大私募似乎过把瘾就去了。

2009年风光无限的新价值2号今年上半年净值下跌17.95%,在好买基金网统计的752只私募基金中排列第588位。同年列探花的尚雅4期,2010年开始跑不过指数,2011年上半年则掉至365的位置,可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010年,带给投资者巨大惊喜的世通也无法逃脱这个诅咒。在世通资产常士杉的带领下,世通曾跑出96.16%的好成绩,夺魁2010年阳光私募排行榜。大概是高处不胜寒,2011年上半年世通下跌14.15%,排名549位;而当年的亚军华宝1号与季军理成风景2号上半年业绩分别跌了1.60%和27.60%邓小平理论,落在排行榜162和644的位置。当年的明星都成了难兄难弟。

据好买基金私募排行榜09年至1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至今没有一只基金能蝉联业绩前10的宝座。

图1:2008-2011上半年非结构化产品排行榜

疯狂的第二年:明星私募借势急速扩张

一旦诞生了排名前列的私募产品,神秘的私募公司的动向有着一定的一致性,那就是踏进了急速扩张的第二年!新价值借势2009年的红火势头,2010年推出21款新的基金产品,而在此之前该公司仅拥有6款信托产品,其中3款是2009年发行的。不难看出,2010年的新价值进入了高速扩张时期,

与新价值同登2009年私募排行榜前三甲的尚雅4期,由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目前旗下拥有26只基金,其中2010年以来发行14款新基金,2011年上半年新推出4款新基金。与新价值公司扩张轨迹相同,同样善于利用优秀业绩打响品牌,续而进行规模扩张。

业绩迅速反向

私募公司借势某个产品某一年夺得优秀的业绩,在第二年急速扩张,这本来也符合一定的逻辑理论热点面对面,但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该公司的业绩与规模反向下滑,未能带给慕名认购者丰厚的投资回报。

新价值在09年登上私募冠军宝座之后在2010年一口气推出的21只新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只获得正收益,且业绩排名均比较靠后。

上海尚雅投资旗下的基金今年上半年表现欠佳,仅有四款获得正收益,其余全线飘绿。2011年上半年,该公司2010年推出的产品中没有一只收益为正。

私募排名为何如此剧烈变化?私募排排网的创始人曾经分析认为,客观因素是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另外是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有关,但他强调更重要的原因是私募规模的急速扩张,丧失了灵活性。“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私募规模扩张,但投研实力无法与之相匹配是业绩下滑的主因。”

理性投资者的诉求

变幻莫测的基金排行榜,年年新人换旧颜。它在告诉投资者,是否排名前10其实没那么重要,相反,如果盲目地追随排行榜,则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成绩仅能代表过去”在中国私募业似乎更有道理。排行榜只是浮云。

判断一只私募基金的三要素,恰当的风控措施、稳定的投研团队以及持续的业绩增长。而投研团队则是基金盈利最强大的保证。

了解历史才能把控未来,看一只基金的业绩,关键不在这只基金是否在某个年份有很好的业绩。理性的投资者更应该探寻那些能够穿越牛熊市,保持稳定增长的常青树。可惜这样的产品在中国目前私募界属稀缺品。

阳光私募的价值回归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之所以在投资界备受推崇,不是因为他某年创造了全美第一或是全球第一的增长业绩,而是在他近60年的投资生涯中,只有两年出现亏损,即2001年业绩负6.20%,2008年业绩跌9.80%。其余的50多年里,他的投资都能保持着持续的增长。截至2010年,他经营的伯克希尔公司累计获利62021.72倍,年复合收益率22.67%。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人的投资故事,无不述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几十年时间保持稳定增长爱是王道。

回顾中国的阳光私募发展史,人们不会忘记赵丹阳和他创立的“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这只基金是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私募,也是中国阳光私募界至今为止,少有的连续4年保持正收益的基金,虽然它早已成为这个江湖的记忆。

2004年,赵丹阳在一片哀鸿中投身阳光私募,当年收益达到13.98%,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了26%。2005年赵丹阳管理的信托产品再次跑赢市场31个百分点,并被一家机构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表现最好的投资产品。

他也曾在2007年初,牛市来临之后,因为当年20%的年收益,远低于同期70%的指数涨幅,因此而备受奚落。2008年初,他在市场掉头向下前夜果断清盘旗下所有信托,成为他“独具慧眼”的象征离开之前,留给投资者的那封信,如今仍被人们提起。

“时间的玫瑰什么时候才会开放,价值投资的困惑,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拥有,什么样的公司只能阶段性持有;自我的恐惧和贪婪,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到2008年底,我们已经找到了大部分答案,对于其他仍然困惑的部分,我们期待未来能和朋友们共同探讨和求证,我们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我们的投资理论体系。

从2004年第一阳光私募诞生到现在,中国的阳光私募才刚刚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它是如此年轻,却已经历了中国A股从998点一路飙升至6124点的大牛市,再到2008年跌至1664点的大熊市,然后在到2009年的超跌反弹行情,再是2010年震荡盘整市。年轻的中国私募行业在一个牛市与熊市完整交替中历经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