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浔 鹧鸪溪里摸蛳螺(组图)

时间:2011-10-10 00:4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本报记者 周明杰 江南 在中文里,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词汇,它早已经不是地理名词,而包含了小桥流水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众多内容。从北京出发之前,记者就一直在思考,如此多含义的江南,怎么才能够让坐着京沪高铁去南方、只有区区两天时间的北京市民体会到? 好在有南

本报记者

去南浔

去南浔

本报记者 周明杰 江南 在中文里,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词汇,它早已经不是地理名词,而包含了小桥流水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众多内容。从北京出发之前,记者就一直在思考,如此多含义的江南,怎么才能够让坐着京沪高铁去南方、只有区区两天时间的北京市民体会到? 好在有南浔。 它是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在江南六大古镇中,它没有西塘、周庄那么出名,但历史却更为厚重。这种低调,恰恰成就了南浔古镇世外高人般的闲散安逸,这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与青山绿水的生活氛围恰恰相得益彰,与我们想象中的江南恰恰是一个“腔调”。而且,7月10日,南浔的荷花节开幕,不妨去南浔古镇小荷庄赏赏接天莲叶、映日荷花。 嘉业堂藏书楼看晾书 闻墨香 嘉业堂藏书楼看晾书 南浔建镇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有过“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美称,在宋、明、清三朝,古镇南浔就出了42名进士。南浔的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在经史、天文、医学、音韵、金石、书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学术成果固然重要,但是这种世世代代传承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其实是给南浔人留下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它让人文气质融入了南浔人的血液里。而凡是文人,都肯定是爱书的,嘉业堂藏书楼就是南浔热爱文化的最好见证。 嘉业堂藏书楼创始人刘承干曾经是清朝的秀才,自幼第一嗜好就是“书”,读书、买书、校书、写书、藏书是他一辈子的生活重心。嘉业堂的藏书以宋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最为珍贵,号称镇库之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海内孤本、珍本。后来在战乱期间,很多藏书逐渐丢失。1951年11月,刘承干把藏书楼捐献给国家,由浙江省图书馆接收。 收藏古籍的同时,刘承干还以雕版印书知名。他每刻印一书,事先请专家鉴定,再请权威学者校订中国评论网,然后请名手摹写,高匠精刻。刻印的书,不是为了营利,绝大部分送学人。鲁迅在给友人杨霁云的信中,说刘承干“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益处的人物。” 目前,嘉业堂藏书楼的建筑保存相当完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回廊,楼四周墙基约五六尺高,皆用花岗石砌。藏书楼平面呈“口”字形,中间正方天井占地约二亩,平铺方砖浙江移动,不生杂草,每到夏季,藏书楼的主人都会在这里晾晒图书。站在天井的方砖之上,虽经数十载,犹觉墨香环绕。 百年老号专饲“移民”小鸟 品古意 百年老号专饲“移民”小鸟 趣 江南· 中国文人一向强调“书中自有黄金屋”,南浔给这句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人文气息之外,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还是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所谓“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百余家丝商巨富所产“辑里湖丝” 驰名中外,史学家曾评价说“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近代,南浔的巨富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藏书楼主人刘承干的祖父刘镛便是“四象”之首。如今被称为江南园林代表之一的“小莲庄”便是刘镛为刘氏家族兴建的私宅。 小莲庄西部为建筑,东部为园林,小莲庄粉墙青瓦,带有明显徽派建筑特色,一步一景,从装饰到陈设处处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美学修养。南浔古镇里的小莲庄、张石铭旧宅显示着当年南浔儒商的富有,它们也显示着与北方贵族不同的“江南大宅门”文化。 鹧鸪溪畔的沈家人饭店也是南浔的“百年老号”浙江大学,老板沈先生告诉记者,早年他的爷爷就曾经开过店,前些年他回归南浔,继承了爷爷的衣钵,而他的父亲还在上海。沈家人饭店的大堂里,挂着十几个精致的鸟笼,五颜六色的小鸟或者在里面闭目养神,或者睥睨着堂前的食客,或者交头接耳地“八卦”。听沈老板介绍,这些小鸟中有的是从南非漂洋过海的“新移民”,也有的是本土稀缺的珍品,每天清晨,它们都会在鹧鸪溪畔跟沈老板一起“放风”。 在南浔古镇的鹧鸪溪畔,有一家“农家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的名字颇有“古意”,叫做“阿芳借宿”,一楼是住家自用,二楼和三楼各有两个小房间。二楼房间里摆放的是古色古香的罗汉床、填漆床,从窗边看过去,花木掩映下鹧鸪溪蜿蜒伸展,溪水上的石拱桥上不时有行人通过浙江书画家郑宗贤,景色颇为养眼。而这样的两个房间一晚上的住宿费用仅为180元。 鹧鸪溪里结伴摸蛳螺 添小菜 鹧鸪溪里结伴摸蛳螺 闲 江南· 到江南去,是一定要调整心情、舍得拿出时间来“休憩”的。因为,在江南,即便是在赶赴目的地的路上,也会有无数的风景等待着你的发现。 从上海出来往苏、杭各个方向的高速路旁,路上的风景绝对不能错过。高速路边的行道树都是栀子花、夹竹桃,还有高低错落的香樟和玉兰,绿叶青翠,花瓣娇柔,不用深呼吸就能感受到处处都是暗香浮动。 记者前去探访的日子刚好碰到了雨天,最初烟雨蒙蒙的时候,坐在车里颇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悠然,而当雨下得连雨刷器都刷不及的时候,虽然身边都是小心翼翼“爬行”的车辆,却突然想到了苏东坡遇雨后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 南浔没有过多地进行商业开发,不像其他古镇那般地喧嚣,南浔的傍晚更是安静闲适。雨后,记者正在鹧鸪溪南岸溜达,看到一对中年夫妻走下了南岸的台阶,那位大姐脱下了鞋,踩在漫过水的台阶上弯腰摸螺蛳(又称蛳螺)。负责拿塑料袋的大哥鼓动隔岸相对的记者也尝试一下。“摸回家去,拿清水泡洗一天一夜,换上三四次水,等它把泥沙吐干净了,爆炒下很好吃的。” 看到记者跃跃欲试地准备下水,这位大哥又拦着了:“自己一个人下水不行的,得让你的同伴一块跟着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