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 新华社发 蒋跃新作 已入住七八年的房子屡遭查封,攒了大半辈子钱购下的房产却被告知房主是开发商……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财富公馆55号的住户们正遭遇“无房证”之痛。 这并非个案,据调查,呼市有13万户还未办理房产证,这还不包括无法估算的农村小产权房。业内人士指出,呼市情况有据可查尚在可控范围,而其他城市现存多少“无证房”尚无从统计。对其背后隐藏的纠纷和风险,购房者必须进一步增强维权意识,以保证个人房产免遭侵害。 抵押后频遭查封,已售房产成了“唐僧肉” 房管局、公安局、法院、信访办、纪检委、检察院……这是呼市财富公馆55号居民楼住户刘荣高、王永胜等人近期来回奔波的活动轨迹。他们想弄明白,已买到手七八年的房子怎么就被毫无征兆地查封了? 刘荣高告诉记者,2014年3月呼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小区贴出公告称,蒙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该项目的部分房子为别人做了担保贷款,由于没有按约定还款,法院准备拍卖这些房产。 “问了一圈才听说,由于房子没证,产权归开发商所有。”王永胜告诉记者,开发商多年来一拖再拖办房产证,这背后早已暗藏抵押“玄机”。 “房子虽已被查封,但不继续还贷款,银行就要起诉我,受尽了窝囊气。”住户高继臣说,他和亲属以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财富公馆55号的四套房产,如今每月仍在还贷。在已做按揭的情况下,房屋却仍能被开发商拿去做抵押,其中缘由值得深思。 “公司资金运作困难,抵押已售房产是没办法的事情。”蒙苑集团法律顾问钱亚峰告诉记者,此前涉事房产确实曾被呼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但在蒙苑集团的努力下,已于2014年夏天将这些房子解封,目前此事已得到妥善解决。 记者在房管部门查询时发现,房子确实于2014年8月被呼市中级人民法院解封,但同期又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钱亚峰解释说,由于蒙苑房地产没能按时给施工方还款,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没有房产证,我们的房子就成了‘唐僧肉’?”王永胜很愤怒。 市委书记也有“无证”烦恼 “我的房子也没房产证。”3月20日,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在该市党委、政府召开的“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动员大会上自曝居住近8年的房屋到现在还没有“房本”,从而引发热议。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多达174个,问题涉及13万户,涉及居民50万人,约占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的1/6。 “我们正在着手解决这些多种历史原因形成的问题房屋,其中并不包括那些不合法的小产权房。”呼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苏锐说。 业内人士分析,呼市情况仅为冰山一角。在全国范围内,房企先卖房后办证的现象并不鲜见,各种原因形成了数目庞大的无证房产: ——先期违规建设、缺乏监管,导致后期“积重难返”。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多个城市在住房改革、土地交易规则完善之前都存遗留问题。比如土地转让没有通过招拍挂等手续,之后又没得到及时处理;存在先开发后办手续的个别现象,导致后期很多房产证照不全。 ——开发商漠视法律法规,责任感缺失。内蒙古伊敏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光说,开发商手续不全非法销售、因资金不到位与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纠纷,无法按时竣工验收、资金短缺无法交齐相关审批费用等情况是房产证无法如期办理的几个重要因素。呼市财富公馆55号住户反映,当初买房时开发商就存在证照不全提前销售的情况,导致房产证迟迟未能办理。 ——审批过程过于繁琐。呼市房地产产权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史瑞认为,审批流程比较复杂、审批关口偏多是目前“无证房”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据他估算,从备齐第一步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到最后办出来房产证,需要200多个审批章,往往一关卡壳就会影响进度。 购房者一定要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网签合同 近年来,“一房二卖”和开发商二次甚至多次抵押已售房产的事件时有发生。专家表示,越是市场下行,开发商抵押房产的行为就越多。 “消费者一是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办理产权登记或解除合同并退房退款;二是双方协商解决。”杨永光认为,目前来看,蒙苑房地产是典型的违约行为。 史瑞建议,购房消费者一定要督促开发商在房屋成交过程中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网签合同。网签合同一旦签订,系统上购房者的信息就会被占用,可有效避免“一房二卖”或者开发商再另行抵押的情况发生。 专家们建议,仅靠消费者维权,力量单薄。相关政府还需提前加强监管,彻底遏制部分开发商无手续建楼、卖房等行为。 目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已就房地产市场遗留问题进行总体部署,国土资源、规划、房管、信访等部门从2015年起整顿并逐步解决问题房屋。 新华社记者 邹俭朴 董璐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3日电) (责任编辑:六福)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呼市13万户问题房背后几多难?
时间:2015-03-24 09:26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敏洁 点击:
次
无家可归 新华社发 蒋跃新作 已入住七八年的房子屡遭查封,攒了大半辈子钱购下的房产却被告知房主是开发商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财富公馆55号的住户们正遭遇无房证之痛。 这并非个案,据调查,呼市有13万户还未办理房产证,这还不包括无法估算的农村小产权房。业内人士指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降低利率、放松限购、补贴税费
……各地优化调控政策提振住房消费观察。...
- 真抓实干,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
- 两部门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3日公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
- 超30城市减轻多孩家庭购房压力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释放出了稳定楼市的积极信号。同时,随着...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五。...
- 产权证背后的“民本情”
“无籍房”办证,是很多地方都面临的老大难遗留问题。“全市共有9万余套‘无籍房’,...
- 降低利率、放松限购、补贴税费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