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用音乐促进两岸民间交流

时间:2023-07-04 12:33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黄冰佳 点击:
近日,“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出现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晚会。缓缓走上舞台,年逾72岁的他,白发像雪一般,古铜色的皮肤在灯光和镜头前格外亮眼。
     中国评论网台湾省采编中心北京(记者:黄冰佳)报道   近日,“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出现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晚会。缓缓走上舞台,年逾72岁的他,白发像雪一般,古铜色的皮肤在灯光和镜头前格外亮眼。胡德夫走到钢琴前坐定,从容地弹唱起了《橄榄树》。《橄榄树》创作于1978年,系台湾作曲家李泰祥谱曲,作家三毛作词,一经发行,很快成为两岸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
 
 
     这位“被称为台湾民谣之父”的胡德夫,出生于台湾台东的“原住民歌手”,“海洋蓝调”的演绎者。
     1973年胡德夫举办了台湾第一场个人演唱会。2005年4月,首次出版个人音乐专辑《匆匆》,获得台湾流行音乐百家专辑第二名。歌曲《太平洋的风》获2006年金曲奖最佳词人奖、最佳年度歌曲。他是台湾原住民歌手,推动了“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
     1950年,胡德夫出生在台东,父亲是卑南族人,母亲则是排湾族。1962年,12岁的胡德夫离开部落到台北求学。这是他第一次走出部落,打着赤脚的他,看到冒烟的火车,还以为是什么怪物。进入淡江中学后,胡德夫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周围环境。他说话带着浓重的部落口音,以至于没有人听得懂,加上思乡愁绪无处倾吐,胡德夫倍感寂寞,以至于经常对着学校后面的相思树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清晨校园里,动人的钢琴声和诗歌声,触动了他的心灵。每一个部落的孩子,都是爱唱歌的,胡德夫出色的嗓音没有被埋没。当时淡江中学的陈泗治校长特别照顾胡德夫,在陈校长的带领下,胡德夫接触到黑人灵歌、福音歌曲与蓝调等音乐,还学会了弹琴。这是胡德夫最美好的学习时光。
在胡德夫音乐作品中,对祖国、故乡和人民有着浓郁的感情。
     1970年代,胡德夫认识了李双泽。李双泽劝胡德夫少唱英文歌,多唱卑南族自己的歌。李双泽的建议使胡德夫对音乐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李双泽的鼓励下,胡德夫尝试创作,《牛背上的孩子》(1974)、《枫叶》(1977)等民歌应运而生。他和好友李双泽、杨弦等人在台湾掀起一股本土音乐创作热潮,深远影响了台湾乃至整个华语乐坛,这场运动后被称为“民歌运动”。民歌运动奠定了后来台湾流行音乐的基础,胡德夫遂被称为“台湾民谣之父”,与杨弦、李双泽并称为“民歌运动三君子”
     1977年,他演唱了一首《少年中国》,“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去看望祖国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迹/我用我游子的乡愁……”在大陆的数次演讲中,他经常会提及这首歌,足见他对这首歌的认同。在相当长时间,这首歌的内容因饱含期待祖国统一的渴望,曾一度被台湾当局“封杀”。在他的创作当中,乡愁、社会、历史与时代是永恒题材。
      在那个年代,胡德夫想“唱自己的歌”,却不见容于国民党政府。《少年中国》等多首民歌被禁,胡德夫1984年,台北海山煤矿发生灾变,72人惨遭活埋,这72人都是来台北讨生活的阿美族族人。当时胡德夫在第一时间赶到,他一边流泪,一边协助搬运尸体。他非常愤怒,创作了歌曲《为什么》,用音乐控诉台湾社会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而他也积极投入到为台湾少数民族争取权益的各种活动中,同时,也鼓励旅居台北的部落青年,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变好。胡德夫后来引用诗人泰戈尔的作品,谱出了代表作《最最遥远的路》胡德夫也被视为问题歌手,在许多表演场合遭到封杀。
 
     胡德夫最近在节目中与大陆歌手马嘉祺合唱了一首《奉献》。这首歌在社交媒体引发了两岸网友的讨论,许多台湾网友留言称“很感动”,还有网友表示听得热泪盈眶。此次参加海峡论坛活动,台湾有媒体询问他是否有压力,他回答道:“有什么压力?我觉得本来就应该架一座桥过去。我们本来就是同一种语言”。胡德夫坚信音乐是不分彼此,存在共通的情感。他曾在《我们都是赶路人》一书中谈到一首歌,名叫《一座大桥》,即通过自己的音乐带动两岸沟通,让音乐成为一座桥梁。
 
     尽管已年逾七旬,胡德夫仍保持旺盛的创作和演出状态,他希望通过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增进两岸交流,把好的音乐作品传播给年轻人。他认为,音乐是两岸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记忆,这也是他倡导用音乐架桥的意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