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带到台湾的国宝级文物让专家叹惜 

时间:2023-08-18 16:38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主任、记者:陶松林 点击: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评论网台湾省采编中心北京(主任、记者:陶松林 )报道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用古代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里面收藏了大量蒋介石从大陆带去的国宝级文物。据报道,台北故宫共有藏品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
 
     据称,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务府,它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后经过工匠的巧夺天工的工艺,让它如同一块真的东坡肉,栩栩如生。
 

      据报道,翠玉白菜原是紫禁城永和宫的陈设器,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台北故宫最具人气的藏品,翠绿的菜叶上有两只昆虫,体型较大的、伸长著后脚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则是蝗虫。白菜寓意清白纯洁,翠绿叶片上雕塑两只象征多产的昆虫,则祈愿能多子多孙。
 
      毛公鼎的特点为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西周晚期青铜器,因制作者为毛公而得名最重要的是,该鼎有铭文32行499字,为迄今出土青铜器中铭文数量之最。

      又称“钟”或“胡钟”,是西周厉王存世至今最重要的天子作器。该钟重达34.9公斤,是商、周两朝甬钟单件铭文之最,上面有铭文123字,记载厉王征服南方诸小国的故事。
 
     专家们这样称赞这件文物,“瓶之腹际玲珑剔透,两面洞见而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似美术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赏殊品也。此瓶看起来浑然一体,其实分为四个部分。陶雅名为套环转动之瓶。颇嫌名称烦,古物保存所则标其名曰转心今从之。”
 
      该杯子共有四件,乾隆四年的一件、乾隆五年的两件、乾隆六十二年(即嘉庆二年)的一件。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其中,台北故宫收藏的这件,最为精美。
 

      乾隆在位时,曾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称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此帖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但被怀疑是唐代摹本。可惜的是,“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希”不能相聚,成为无数专家们最大的遗憾。
 
     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
 
    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目前存世唯一。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
。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