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4月8日电 题:“陀螺王”和大山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齐健 瑶山,曾是贵州最贫穷落后的“三山”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不通公路,水源不足,土地贫瘠…… 谢友明就出生在这个地方。如今,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瑶山瑶族群众奋力走出世代贫困笼罩的大山,与兄弟民族一起过上小康生活。
谢友明(左)跟徒弟在赶制陀螺(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今年46岁的谢友明是瑶山家喻户晓的“陀螺王”。在瑶山陀螺加工厂,谢友明跟徒弟正在赶制一批准备发往江苏的陀螺。“之前我出去参加陀螺比赛认识了很多教练,现在不少外省的大学、体育局都在我们这里订货。”谢友明说。 打陀螺,贵州瑶族同胞由传承千年的狩猎本领演化而来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爱好,如今不仅帮助他们在全国陀螺比赛中摘金夺牌,还在瑶乡形成了陀螺加工和民族特色手工艺品销售产业。开发瑶乡文化,深化旅游扶贫,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加快转变为旅游资源和经济优势。 从1995年第一次参加陀螺比赛,到2007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代表贵州队参赛夺冠,再到2013年组建瑶山白裤瑶陀螺协会,2016年随中国代表团出访意大利多卡蒂国际传统街头游戏艺术节,谢友明不断扩大瑶山陀螺的影响力。
瑶山民族小学的学生在练习竞技陀螺(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20多年前,谢友明跟大多数瑶山人一样还住在跟外界鲜有接触的大山里。2002年,30户瑶山瑶族群众每户自筹1000元、政府补助9000元,搬进了传统干栏式新家,组建民族文化表演队,尝试着发展旅游,这其中就有谢友明一家人。 “走出大山改变了我的命运。通过扶贫、搬迁,越来越多瑶山人走出大山,融入外面的世界,瑶山贫穷落后的命运正在被改写。”谢友明说。 为了彻底改变贫困村民的生存环境、斩断“穷根”,自1955年部分村民走出深山、搬到移民新村开始,瑶山人经历了七次搬迁,其中,2017年至2019年的这次搬迁是瑶山搬迁史上力度最大的。政府总投入6000余万元,安排居住在深山里的最后246户1045名瑶族同胞当中的206户住进县城的兴旺社区,40户安置在小七孔景区门口的梦柳小镇。
谢友明(中)在给瑶山民族小学的学生表演花式陀螺(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如今,瑶山人迎来新发展期,以“五变”为抓手,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村落变景区,瑶山古寨4A级景区、懂蒙民族村寨给游客揭开这个古老民族的神秘面纱;技艺变技能,通过开展猴鼓舞、陀螺、瑶绣、粘膏染等非遗文化培训让人们致富有“术”;民房变客栈,农民自己当老板;群众变演员,参加瑶族文化表演队,还原农家生活场景;产品变商品,大山沟沟里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变成被游客追捧的畅销货。 除了发展陀螺生产加工、组织表演,瑶山白裤瑶陀螺协会先后培养几百名陀螺爱好者,其中20多人参加省级比赛获奖,上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冠军陆东衡就是谢友明在学校里带的徒弟。 看到瑶山发展旅游的契机,谢友明打算把老房子进一步改造,建一座陀螺传习馆。谢友明说,他曾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山里的农民,没想到依靠打陀螺的技艺能走出大山,但大山是他的根,后来尽管县里调他去民族宗教事务局上班,他还是选择回到养育他的瑶乡,回归他热爱的陀螺事业。
谢友明(右一)在指导瑶山民族小学的学生练习竞技陀螺(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少一些,表演和旅游商品销售都受到影响,不过我们趁着空闲不断改进陀螺生产工艺,还开发了几款新产品,希望等明年贵南高铁开通后,瑶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谢友明说。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陀螺王”和大山的故事
时间:2022-04-10 14:13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齐健 点击:
次
瑶山,曾是贵州最贫穷落后的“三山”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不通公路,水源不足,土地贫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陀螺王
瑶山,曾是贵州最贫穷落后的“三山”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不通公路,水源不足,...
- 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 听!声声警钟鸣,回荡90年!
不忘历史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90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 ...
-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开通收录了哪些内容?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正式开通,这个法律法规数据的“国家库”收录了哪些内容?...
- 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