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时间:2023-09-13 12:20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pan霞 点击: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完成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的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担当作为、勇往直前。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完成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的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担当作为、勇往直前。
    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的失误错误,给日常工作中失职失责的不作为、慢作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一、容错的前提和基础
  “容错肯定是有错,这个是前提。”“错”主要指无意的失误错误,介于正确做法和违纪违法行为之间,其中,一些失误错误客观上还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不良影响。容错体现的是组织对无心之过的宽容理解,目的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并没有因此就改变错误的性质。容错并不是都可以免责,该处理还是要处理,给予从轻减轻处理也是容错。容错必须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严守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既为开拓进取、改革实干的干部撑腰鼓劲,也要对失职失责、违纪违法者甄别查处。容错没有标准、量化的尺度,应结合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比如错误能容到什么程度,是减责还是免责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扎实的调查核实是精准容错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严格依据事实和证据,作出精准的处置,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依据事实和证据精准处置让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
   二、敢于担当作为
   从严没责任容错有风险。容错往往与追责问责相对应,容错目的是促进发展,全面从严和宽容失误并不矛盾。如何精准把握严和宽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不能简单看犯了什么错误、造成什么后果而机械地执纪执法,而应从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统一高度,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放、性质程度、后果影响、挽回损失等情况综合分析,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做到严有严的标准、宽有宽的道理,体现纪法的力度和组织关怀的温度。积极营造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的浓厚氛围。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才能为事业担当,让干部放开手脚大胆作为。
   三、建立长效防错的闭环管理
   失误错误只是表象,暴露出的往往是一些作风纪律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容错不是最终目的,重点在于总结经验教训,及早纠偏和及时补救,让干部少犯错、不犯错,或者不再次犯同样的错,防止小错变大错、失误变常态。避免同类型的问题反复发生,不断“交学费”。容错纠错,容错是基础,纠错是关键。既要允许试错又要及时纠错,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容纠并举,不可偏废,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做到既“容”的对、又“纠”的谁。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