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得打破“物以类聚”

时间:2023-09-13 13:33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茅台和瑞幸强强联合、跨界合作,让“酱香咖啡”火了起来,引发饮品业界对于跨界创新的思考。
        茅台和瑞幸强强联合、跨界合作,让“酱香咖啡”火了起来,引发饮品业界对于跨界创新的思考。一个品牌具有一定的标签效应,在此之前,可能谁也想不到“酒文化”和携带年轻时尚元素的“咖啡文化”会有如此“爆炸效果”,这也揭示出创新“不按套路出牌”的实践逻辑。通常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一个行业、一个领域或特定一个系统,往往会选择性共情,从自身条件和资源出发,进行“类似”化的情景处置。上升到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和模式,必然会造成一定成都范围的“内卷”和“同质”化。
      打破思维定式和固化模板,才能催生出创新。故此,创新与“物以类聚”是有冲突性矛盾的。要知道,创新是建立在不同层面的物质力量与不同维度的精神力量进行充分交换、融合、化学反应基础之上的。“物以类聚”容易造成“封闭循环”,让事物陷入一种自我娱乐状态,难逃枯竭衰败的命运。任何行业、无论领域,创新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开放必然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实践充分论证,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融合贯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在眼前发生。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无不是跨行业、跨纬度、跨领域的交流碰撞,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也在逐步打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界定,让创新的空间不断放大、创新的边界不断拓展。昔日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以创新的角度解读,今天就可能“联合出品”,寻找到契合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结合点和共鸣处,激荡一朵社会共识的“流量浪花”。
      创新与藩篱是一对敌人,改革是创新的金钥匙。打破“物以类聚”,必须走出藩篱、冲破束缚,方能走出画地为牢的方寸地,走向万千气象的新天地。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斩断封闭和缠绕创新的“拦路虎”和障碍,让创新之风吹进来。前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热门概念叫“新质生产力”,正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型生产力,摆脱传统以资源和要素投入为主的生产方式。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体系,必须以深化改革为抓手,让物物互通、万物联通、人物贯通,形成多维度、多空间、多领域自由交流和碰撞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创新朝着更加活力的未来进军。
     创新没有设定,冲破“物以类聚”无形门禁。5G、信息高速、人工智能、VR“元宇宙”等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涌出,创新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气象,呼吁创新精神、呼唤开放无垠、呼声改革到底,让各行各业自由畅通、技术快速交换、人才加快壮大与流动,实现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业态链等一体化循环大格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注入全新动力。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