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不可信,我国生活必需品保供价稳

时间:2021-12-01 16:48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在最近的这两天,少数地方出现了民众抢购米、油、禽蛋的现象,本来平常一次只买十几斤、最多不超过五十斤米的家庭,这次一下就买了三、四百斤。笔者在一超市看到,市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使服务人员应接不暇。据了解,发生抢购米、油现象主要来源“米、油要紧缺了,要涨价了
     在最近的这两天,少数地方出现了民众抢购米、油、禽蛋的现象,本来平常一次只买十几斤、最多不超过五十斤米的家庭,这次一下就买了三、四百斤。笔者在一超市看到,市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使服务人员应接不暇。据了解,发生抢购米、油现象主要来源“米、油要紧缺了,要涨价了”的谣言。
     我国地大物博,物藏丰厚。就粮食而言,我国有着牢不可破的粮食安全防线,完全有能力解决14亿人口吃饭问题。第一,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理由都不得突破。第二,粮食储备充裕。国家现有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第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 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确保了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粮食连年丰收,每年产量在6.6亿多吨。近日,商务部表示,我国生活必需品充足,市场需求保供价稳。因此,米、油紧缺或涨价纯属谣言,广大民众不别听信。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谣言经常发生。如食盐紧缺或涨价啦等。从这些谣言来看,都涉及到的是些民众生活必需品,显然,是有别有用心的人对社会不满,在扰乱民心。为稳定发展的大好形势,让广大民众安安心心的生产和生活,对于这些谣言不能任其泛滥,应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广大民众要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了“六稳六保”战略,全国出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国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显然,对于这些谣言不攻自破。
    二是,有关部门要查追责任,打击制谣传谣行为。这些谣言的讹传,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破坏了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扰乱了民心,影响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对此,有关部门在加大宣传,教育广大民众不信谣、不传谣的同时,要追查谣源,予以坚决打击。
    三是,做好保供价稳工作。有关部门要畅通货源供应渠道,确保民众需求;商家要诚信经营,不能乘机涨价;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发现有囤积不卖,或哄抬物价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人心安定平稳。
笔者欣喜的看到,就在这些谣传“米、油、禽蛋紧缺、或要涨价了”的地方,市场供需满足,价格平稳。实践证明,谣言终究是站不住脚的。为此,广大民众要坚信党和政府,不要再听信谣言了。         (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