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经济观察>

扶贫先扶志 就业助脱贫

时间:2018-09-07 14:47来源:中评网 作者:邹云 点击: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持续打好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共谋发展,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
      “争当贫困户”“扶贫养懒汉”……在一些地区,类似的现象时有发生。扶贫要扶志,首先要找准“志短”的根源,再对症下药。安徽省潜山市通过走访调研大量贫困户,找到了部分贫困群众不愿就业、不能就业的原因,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以家为中心, 在20分钟左右路程半径范围内就近就业并接受就业服务,让他们从“家里蹲”“麻将桌”走进了“手工坊”“加工厂”。(2018年9月5日,新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及地方已出台各种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政策,社会各界亦积极参与帮扶,成绩斐然。但是部分地区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且有加剧之趋势。如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让贫困户具有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愿望,这是思想的扶贫,也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硬骨头,更是彻底解决深度脱贫的关键之关键。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史无前例地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将其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民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在实施就业脱贫工程中,安徽潜山县立足县情民意,积极探索就业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的“造血式”扶贫新方法、新路径,将岗位开发、本领提升、动力激发作为就业脱贫工作的主抓手,为贫困、残疾劳动者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促进贫困劳动者物质脱贫、精神脱贫“齐步走”。目前,该县已在16个乡镇186个村居设立了381家 “居家就业扶贫基地”,全县已有近2000名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发展是关键,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本着长短相结合,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的思路,立足产业基础,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重点要围绕农林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参与增收项目,从而带动脱贫致富。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持续打好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共谋发展,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