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热评>

取消“奇葩证明” 提升“幸福指数”

时间:2018-06-14 10:56来源:中评网 作者:王溪驰 点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切切实实,点点滴滴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奇葩证明”让
     近日,凤岗镇发布《关于公布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取消的证明事项目录的通知》,明确取消77个证明事项,进一步减轻申请人、基层村(社区)以及政府部门的负担。
 据了解:此次凤岗镇取消的77个证明包括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入户证明等。这些证明的取消,有效解决困扰群众的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
    说起“奇葩证明”,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也进行了多次整改、清理。但“奇葩证明”往往是屡禁不止、屡禁不绝。从出境旅游要求出具母子关系证明到找工作要开品行端正证明,从兑换残币要看孙女“撕钱”证明到自愿引产要开“社区同意”证明,从车在大风中被树木刮伤理赔要出示“风力证明”到补办骨灰存放证殡仪馆让开“遗失证明”,从买房被要求证明“结婚前未婚”到老人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
      一个个看似段子的时间背后是一个个心酸的故事,是一颗颗被伤害的心灵。这些“奇葩证明”如一个个黑色幽默的故事,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会出现这些“奇葩证明”?从根源上来讲,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无视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奇葩证明”就是我们的某些党员干部形式主义的产物!
     本来不需要“证明”的,却非要开一个证明,并且这些证明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联系实际,只注重形式,照本宣科的“证明”。如此次凤岗镇取消的犯罪记录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入户证明等,这些证明并不是一定要开,如果相关人员实地调查一下,这些信息很容易收集的。当然,“奇葩证明”里,还有官僚主义的影子。每次办证都彰显了权力的存在。不需要证明却非要证明,其目的无非有二:一为展现自己的权力,二为撇开责任——证明在手,自己当然不需要担心其他了。
     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表示,“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奇葩证明”证明的是群众办事难,证明的是某些党员干部不敢担当,证明的是某些党员干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证明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切切实实,点点滴滴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奇葩证明”让群众办事难。取消“奇葩证明”,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有力举措。
取消“奇葩证明”,转变工作态度,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享受到方便,感受到尊重与信任,真正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