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热评>

评三项机制力推干部担当作为

时间:2018-06-14 10:59来源:中评网 作者:钟拥军 点击:
改革步入深水区,需要攻坚克难的担当者。江苏省委今年5月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使干部在科学的考评中释放潜能、合理的期许中自觉行为、正确的导向中不断奋进,凝心聚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改革步入深水区,需要攻坚克难的担当者。江苏省委今年5月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使干部在科学的考评中释放潜能、合理的期许中自觉行为、正确的导向中不断奋进,凝心聚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可见,用人导向是反映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风向标,选什么人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实践也不断证明,选好用好一名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可以激励更多的干部奋发进取;反之,用错了一个或几个干部,就好比污染了水源,对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破坏、对事业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沭阳县去年在省内首建“科级干部问题行为管理数据库”,让“能力不胜任、作风不过硬、状态不适宜、自律不严格”的干部“入库”整改。让整改到位、获得单位和群众认可的干部“出库”重新任职,打破了以往干部作用的传统,推动了干部敢于担当和作为,应该为他们的做法点赞。
     今年五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意见》立足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从思想教育、选贤任能、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7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系统配套、务实管用的新思路、硬举措,树立了奋勇担当、开拓进取的导向。读了这篇报道,感到江苏省在落实《意见》上,能够聚焦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堵点”和“痛点”,采取以“下”促“干”,动真碰硬调整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倒逼干部干事创业动力,释放以事业为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给当“太平官”、“逍遥官”、“玲珑官”敲响了警钟。
    也要为江苏省对干部的容错机制采取保护但不等于庇护,宽容不等于纵容的做法点赞。报道中指出,江苏清晰划定容错边界底线,确保容错机制不成为干部胡乱作为甚至违纪违规的保护伞;坚持容错与纠错相结合,在容错的同时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政懒政领导干部,各地更是使出一系列“杀手锏”。这种做法,有效打消了一些干部工作中存在怕出错怕担责的思想顾虑,为广大干部担当干事吃了“定心丸”。从这里也反应出《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在地方得到落地落实,确实为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划出了“安全区”,也为干部依法办事、规范用权戴上了“紧箍”。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但从整篇报道难以看出,究竟怎样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真正用起来,除了“倒逼”以外的具体做法还不多,干部队伍建设虽是一项长期工作,但还要加快在科学制定政策、关心关爱干部等方面下功夫,在健全待遇激励保障体系,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关注干部心理健康等方面加快进度,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