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时评>

中国低增长背后六大转型亮点

时间:2015-10-24 10:48来源:商业见地网 作者:经济学博士 沈建光 点击:
当前中国经济有如下亮点,或许支持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所反弹。

中国低增长背后六大转型亮点 商业见地网


伴随着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围绕中国经济增速究竟如何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虽然三季度GDP增速最终定在6.9%,创6年以来新低,但这一数据仍然好于同期不少高频数据,如发电量、货运量、工业企业利润等表现。

此外,考虑到三季度股灾导致金融市场大幅调整,金融业对三季度GDP贡献预计比上半年股市繁荣之时有所回落,但GDP仅仅下滑0.1个百分点,变动不大,市场担忧GDP被高估,认为实体经济的真实运行情况可能更差于此。

在笔者看来,数据细节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可能比6.9%要更低一些,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过度悲观。

毕竟当前诸多高频数据主要反映的是传统产业的情况,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发生,如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最终消费对GDP贡献再次增加,仅以发电量、工业企业生产与利润、铁路发货量等数据判断经济态势恐怕也难以反映全貌。

因此,若要把握经济增长的真实情况,一方面需要尽可能让数据阳光化,可以看到,近一段时间,中国统计局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如公布失业率调查数据,分季方式核算的GDP数据等等;

另一方面,也应该尽量及时发布一些体现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数据,特别是若能在网络消费,旅游消费、农村消费等增加月度高频数据,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市场预期也或是另外一番景象。

中国经济数据到底多糟糕?

一直以来,克强指数、房地产开工、企业利润情况等都被视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从今年以来,不难发现,上述指标的表现与GDP数据出现了背离,这使得市场担忧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要远低于7%。

第一,前三季度发电量接近零增长。以往情况来看,电力数据与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联系紧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0.1%。其中火力发电量累计同比下降2.2%;水力发电量累计同比上升3.5%。

第二,铁路货运量下滑一成。截至前八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22.6亿吨,同比下降10.9%。其中,8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2.8亿吨,同比下降15.3%,其绝对数量更是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

第三,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当前房地产业仍以去库存为主,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8%,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2.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投资需求仍然疲弱。

第四,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堪忧。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扩大5.9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疲软以及成本的高居不下是企业盈利状况不佳的双重压力。

而从行业来看,利润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及高耗能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等产业。

与此同时,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7%,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同样说明工业企业疲软态势。

当然,除了与高频经济数据之间存在背离,今年以来金融市场的急剧变化也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金融业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平均值不过8%左右,今年一、二季度却分别达到19.3%、19.9%。这意味着在今年上半年7.0%的GDP增速中,1.4%的增长来自于金融业,较历史均值高出0.6个百分点。

而伴随着三季度以来股票市场的大幅动荡,金融业对GDP贡献将显著减少,而三季度GDP仅仅回落0.1个百分点,令人不解。

是否应该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

以上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或许要略差于6.9%。但在笔者看来,即便真实情况弱于数据本身,但也不宜过度悲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统计局发布的主要高频数据仍主要以传统行业居多,经济转型的利好,如服务业与消费的亮点无法得到及时体现。

考虑到当前就业和消费平稳,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要好于预期。具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有如下亮点,或许支持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所反弹。

第一,中国经济经历转型,国内消费和服务业火爆。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显示经济已经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显示消费作用进一步增加。

第二,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高于GDP与城镇居民收入。

第三,当前劳动力市场仍然平稳。尽管经济持续下行,但并未出现金融危机之时出现令人担忧的民工荒,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求人倍率达到1.06,目前劳动力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的态势;9月调查失业率为5.2%左右,比前两个月稍微有一点点上升,但与同期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季节性因素有关。

第四,房地产市场回暖。伴随着前期房地产政策支持,如放开异地公积金使用,公积金首付比例下调等,楼市已然升温;伴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放松,当前房地产销售有明显回升,1-9月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7.5%。

第五,宽松的政策支持。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月增长26.9%,新增贷款高达1.05万亿,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中长期新增贷款,显示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均有所加大。

预计伴随着四季度财政与货币政策放松,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继续降准,基建项目有望加速,而十三五规划、京津冀战略的相继落地,将对四季度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第六,改革的持续推进,尽管经济仍处于下降阶段,但改革并未停止。如近日国务院发文要求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出价格改革的目标,资本项目放开加速,11月人民币加入SDR概率加大等,都有助于从改革层面释放增长红利,维持市场信心。

完善数据统计,助力经济决策

综上,虽然中国实体经济的真实增长或略低,但也无需过度悲观,毕竟目前高频统计数据仍主要倾向于传统行业,对新兴产业与经济新增长点反应较少,很难观察到中国经济转型的积极变化。

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国内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应对质疑、增强统计部门公信力的体现,更是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完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具体来看,笔者认为未来统计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做出努力:

第一,及时公布更多服务业与消费领域高频数据。例如,前三季度的消费中,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6.2%,是亮点;而国庆期间,服务业更是火爆,如内地共运送旅客6.51亿人次,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突破万亿大关,内地居民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等。

建议未来及时发布互联网消费、农村消费、餐饮消费、旅游消费等高频数据,从更多侧面理解中国经济真实情况。

第二,完善一些关键数据的统计数据。例如,中国近年来一直面临去产能的压力,但基础数据产能利用率缺失,加大了决策层对各行业产能情况判断的难度。

此外,市场对中国城镇化率是否真实,现有统计方法如何把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以及长期奔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贸易活动的人群如何在现有指标中体现?是否需要修正?

第三,加快推进GDP核算新标准。此次,国家统计局首次实行分季核算这一新的标准,相比于以往的累计方式,新核算方式可更加准确。

下一步应尽快比照新的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对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订,将研发支出计入GDP,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农民财产收入,引入市场租金法修订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

第四,尽可能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如季节性调整,以更好的反应实际情况。如寒冷的冬季使建筑业和农业生产减少,节假日会带动一些商品零售等,都是需要剔除的。

因此,有必要应用季节调整方法对经济序列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跟国际数据具有可比性。

第五,尽量做到数据阳光化。在笔者看来,目前市场对GDP等数据的误解,其实也相当程度上与统计部门在数据处理的方法、数据来源、原始数据、覆盖面、流程等不为公众所知有关。

如果增加数据透明度,公开更多细节,比如对于重要的通胀数据,定期公布CPI权重与权重调整历史,将有利于减少无谓的猜忌。

第六,降低行政干预对统计数据本身的影响。显然,这已经超出了统计部门本身的职能范畴,需要顶层设计,即改变唯GDP论的考核体制是核心,建议统计部门从国务院职能部门剥离,划入人大管辖,或是防止行政干预过多的应对之法。

第七,鼓励民间群体和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例如,一直以来,中国资产负债表的估算十分重要,但官方对此项工作的研究是缺失的,相反民间研究影响力较大,如社科院学者李杨、中国银行曹远征、德意志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都对进行了估算,成为掌握国家资产负债表这一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

总而言之,又一次经济数据出炉,又一次全民关于数据真实性的大讨论开始。在笔者看来,真实情况可能未必如数据显示的那样平稳,但也无需过度悲观,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发生,服务业与消费的亮点也不容忽视,中国经济韧劲犹在。

而从长期来看,若要把握经济增长的真实情况,还是尽可能让数据阳光化,及时公布更多反应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数据,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市场预期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本文作者:沈建光,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NONO Han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