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抓落实的功夫应下在“会外”

时间:2017-12-25 10:01来源:中评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事实上,削文山、填会海,不知喊了多少年,就是成效甚微,甚至时常出现“反弹”。
         据媒体报道,时至年终这段,在一些基层地方名目繁多的会议接连不断,简直酿成了“会灾”。
       笔者见到一位局长,问他现在都忙啥,他说:“主要还是忙开会,有时一天要参加两三个会,忙着转圈跑会场,晚上或双休日开会更是常事儿,几乎天天‘泡’在会上,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落实。”
        事实上,削文山、填会海,不知喊了多少年,就是成效甚微,甚至时常出现“反弹”。究其原因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祟。有的领导认为,开会就是“干工作”,不开会就是“不作为”,似乎不开会就解决不了问题、推不动工作。其实,会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导致好多领导被名目繁多的会议“捆绑”得喘不过气来。在相当一部分地方,为了体现会议的重要性,一般都要求单位“一把手”参加,而“一把手”又没有“分身术”,经常因为不能到会、或到会不准时,被扣上“不重视”的大帽子爱批评、受通报。当然,我们不是一味反对开会,必要的会议必须召开,而且必须开好、落实好,注重会议质量和效果。但我们不赞成那种无视轻重缓急、不管重要与否、无论事大事小,动不动就开会,而且没完没了地开。有的领导被群众戏称为“会议狂人”和“会议专家”其实,会多、会滥,不仅牵扯了大量人力精力,也会造成人为的铺张浪费。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减少会议,端正会风,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少开会、多务实,少空谈、多落实,大力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可是,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只是嘴上跟着“喊”,纸上写的“好”,实际做起了来是“另一套”。更让群众烦气有无奈的是,有些领导成了“会议大使”、“电视明星”,就是不注意作风下沉“捞实情”,体察群众“办实事”,实地调研“决策准”。而是习惯于在大会上滔滔不绝地“发号施令”和“行政打压”。这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开会代替抓落实”的漂浮作风,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在许多地方程度不同地带有普遍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
实践证明,会风连着党风、政风和社风。会风不端正,就是作风有问题。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应该把整治会风问题列入其中。要靠改革完善会议制度和机制,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狠刹不良会风,让更多的基层领导干部从繁琐的会议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那些事关区域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生根开花结果。要切实减少会议,宜开则开,不宜开的尽量少开或不开,千方百计提高会议质量效果,把功夫真正下在“会外”,面向实际“抓落实”;脚踏实地“抓落实”;掷地有声“抓落实”;心无旁骛“抓落实”;主动作为“抓落实”;争分夺秒“抓落实”;克难攻坚“抓落实”;敢于担当“抓落实”。让“抓落实”蔚然成风、形成常态化和长效机制,别再让那些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的“杂会”和“滥会”,耗费精力、束缚我们的手脚了!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