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球似乎进入了“震动”模式,7级强震接连不断。厄瓜多尔7.8级地震,日本九州7.3级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1个月来发生了多次7.0级以上地震。地球如此“躁动不安”,强震接二连三。
每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总能听到各种所谓的“求生常识”,比方说,躲在“生命三角”里存活机率大、“地震云”能预报地震、天气灼热干燥是地震前兆、土豆具有神奇的疗伤功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以讹传讹。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都有哪些忽悠人的地震求生常识误区?
误区一、地震时躲在“生命三角”里存活机会大:当屋顶倒塌落在家具上,家具旁边会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人免于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真相】“生命三角”主要是加拿大人库普提出的,但并未得到全球范围内地震、救援领域专家的认可,甚至有很多专家撰文、实验批驳过其不合理性。 误区二、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真相】虽然依据动物行为预测地震是早年间民众科普主要内容之一,但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即便监测地球物理状况,都很难准确预报地震,更何况利用随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动物行为。 误区三、灼热干燥的天气是地震的前兆:如果天气灼热且干燥,那么预示着很有可能发生地震。 【真相】气候和地震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几公里的地方,而气候对这里的影响实在是太少了。 误区四、利用磁铁可以预报地震: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掉下来,预示即将发生地震,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 【真相】在地震发生的前后,由于地层内快速的地质变化而导致地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常变化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观测到的。但是,这种地磁场异常的量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种异常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几乎无法被探测,更不可能利用它预测地震。
误区五、地震云能预报地震:地震发生之前,相关地区的云会出现特殊的异常情况,根据这个情况,就能对地震的发生做出预测。 【真相】第一个提出“地震云”说法的是一个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冈7级地震之前看到一条非常奇特的云带,并据此提出了“地震云”的假说。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民间传说”。 误区六、地震伤员可以在伤口处敷生土豆片:在没有医药的情况下,在患者伤处敷很薄的生土豆片可以快速使伤口愈合、消肿。 【真相】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证明,在开放性伤口敷土豆片有助于愈合。实际上,土豆片是早期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它很容易引来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反而不利于伤口恢复。 误区七、频繁发生小地震就不会发生大地震。 【真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小地震确实可以释放能量,而人类测不出来地壳内究竟有多少能量。 误区八、 地震发生时,一定要跑出去!
【真相】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跑出楼房的过程中被砸死的。
一、最可靠的自救方法:伏地、遮挡、手抓牢 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迅速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二、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所以,地震发生时一定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三、不要慌张地向室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四、若身处户外要保护头部避开危险地带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五、搭乘电梯时,将各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 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六、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地震发生时,人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危险地带。不过,即使这样,也应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等工具,因为地震时,车胎会像泄了气一般难以控制。此外,物品不可多带,尽量节省时间。 七、远离山边水边等危险地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止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地震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综合:新华网,北京晨报、东方网等)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地球"躁动不安" 你被这些地震"常识"忽悠了吗
时间:2016-04-20 10:30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每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总能听到各种所谓的“求生常识”,比方说,躲在“生命三角”里存活机率大、“地震云”能预报地震、天气灼热干燥是地震前兆、土豆具有神奇的疗伤功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以讹传讹。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都有哪些忽悠人的地震求生常识误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上海防御台风“灿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3日
根据上海市防汛部门通知,13日下午和14日全天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教育教学活动,托育...
- 浙江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Ⅰ级 多地停课
受台风“灿都”影响,浙江宁波、舟山、台州等地教育部门宣布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培训...
- 台风橙色预警:“灿都”或登陆上海浦东到江苏
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已于昨天(12日)晚上由超强台风级减弱为强台风级,今天(13日...
- “莫拉菲”已加强为强台风 海南暴雨来袭阵风9
受台风“莫拉菲”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省海域及陆地先后有强风雨天气。本月台风接连...
- 今年第18号台风“莫拉菲”已加强为强台风级
受“莫拉菲”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7日至28日白天,海南省海域有强风雨天气,岛上大部分...
- 台风蓝色预警发布 “美莎克”已加强为强台风
预计,“美莎克”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转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琉球群岛...
- 上海防御台风“灿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3日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