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局地突遭“烂场雨”,如何做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新华社记者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 如何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下一步要采取哪些举措科学应对?记者31日采访了农业专家。 当前麦收进展如何?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进度显示,截至5月3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4300多万亩,四川、湖北麦收已进入收尾阶段,安徽麦收进度一成半,河南、江苏进度过一成。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介绍,当前全国小麦从南到北逐步进入收获期,预计一周后将进入收获高峰期。近期河南南部地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造成驻马店、南阳、信阳等地小麦收获延迟。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大林镇一家名为民鑫粮业的粮食烘干点,机器轰鸣,4台烘干机开足马力,24小时连续作业,烘干刚收获、水分较大的小麦。 大林镇镇长皮运红介绍,全镇有12.1万亩小麦,现已收获三成左右。目前,已摸排全镇的收割机需求,并已调度到位560台收割机,分布在全镇17个行政村,履带式收割机已进田作业。“预计再有三四天时间,能完成全镇收割任务。”皮运红说。 应对雨情抓好一个“抢”字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 农业农村部5月30日再次部署安排“三夏”生产工作,对及时抢排田间积水、科学调度机械抢收、抓好小麦烘干晾晒、做好发芽霉变小麦处置等四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其中,要求加强排查处置,对发现麦粒萌动发芽的小麦田块,帮助农民及时收获、烘干晾晒,组织粮食收购企业根据发芽程度分类收购,防止出现卖难情况;对发生霉变的小麦,要妥善处置后,根据实际用作工业等用途,避免直接流入口粮市场。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团等组织专家赶赴麦收一线,与地方部门共同积极应对。 一方面,抓住有利天气间隙抢收,能收尽收。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集中力量尽快组织协调区域内履带式收割机及运输、仓储等保障措施,抓住有利的晴天窗口期,尽快组织全力抢收。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烘干仓储设备,能储尽储。积极动员有烘干及仓储条件的收储机构、新型经营主体或种植大户,利用全部烘干设备,加大收储力度。快速增建简易风干仓等有效应急设施,配套烘干塔,降低霉变风险。 “当前,要突出一个‘抢’字,抢机收、抢烘干、抢晾晒。”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对记者表示,一场雨过后,小麦成熟期会集中,要充分利用农机智能化调度平台,科学有序精准调度收获机械。 郭天财说,农技人员要深入一线,为农民抢收抢种做好技术指导。麦收后,要充分利用当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种足种好秋收作物,努力实现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产能稳定。 下一步如何保种稳生产? 稳住粮食生产,保种尤为关键。 刘录祥表示,要优先保障种子田收获烘干,确保秋播用种。穗发芽风险区域优先协调和保障小麦繁种田的收割和烘干机械,尽最大可能降低对秋播用种的影响;对已经受“烂场雨”影响导致穗发芽较重的地区,政府部门尽早与相近生态区协调种源,确保秋播用种。 “对于种子田,除了常规的去杂去劣,保证种子纯度外,还要特别注意选没有穗发芽、没有霉变的籽粒,并及时晾干,确保种子的发芽率,保证种子质量,为秋播备好良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赵广才说。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10天夏收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和华北南部等地,整体来看大部地区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对小麦及时收获晾晒较为有利。但陕西南部在6月上旬还是多降雨天气,小麦成熟地区要注意抓住降雨间歇抢收抢晒。 “目前河南连阴雨天气过程已基本结束。今年的小麦收获期与常年相似,遭遇‘烂场雨’的地区,收获时间会略有推迟,如果天气一旦放晴,麦农会抓紧时间抢收,预计小麦总体收获的结束时间会与常年接近。”赵广才说。 刘录祥等专家建议,在多措并举降低阴雨天气对夏收影响的同时,下一步应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及补贴政策,稳定种粮积极性。春季小麦价格持续走低,叠加持续降雨不利因素影响,可能影响农户后续生产积极性。建议拓展农业生产险种,拓宽保险覆盖及服务范围,降低农户生产风险,稳定农户种粮积极性。(记者于文静、陈冬书、孙清清、马意翀)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局地突遭“烂场雨”,如何做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时间:2023-06-01 12:05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于文静 等 点击:
次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农业农村部:科学应对“烂场雨”
- 下一篇: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雨过天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刘店镇麦田里,收割机来往穿梭、机器轰鸣。“农时不等...
- 局地突遭“烂场雨”,如何做好小麦抢收烘干晾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
- 农业农村部:科学应对“烂场雨”
农业农村部再次部署安排“三夏”生产工作 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及时抓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 多地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麦收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多次降水过程,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9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排...
- 中央财政下达100亿 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
中央财政日前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进...
- 新农田 新技术 新业态——感受黑土地上的“春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的巴吉垒镇,地头上挖掘机正将田边的沟渠挖深扩宽,清理淤...
- 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