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折射普法之路还需跟进一步

时间:2023-01-07 15:2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不难以立法,而难以法之必行。最近,一则关于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的新闻冲上热搜。
      不难以立法,而难以法之必行。最近,一则关于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的新闻冲上热搜。事实上,这并不是执法过当问题,也是客观的执法案例。为何,不少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感觉有点小题大做、过于苛刻,问题正在于“砍伐自家树木自己说了算”的一贯认知,从而造成潜在道义与法例条文的某种对冲。但是,法律就是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言行举止的准绳和圭臬,唯有立起法律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原则性,才是法治文明时代的题中之义。
     当然,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不失为一场生动的普法课。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还是第一次把“自家树”上升到法律概念,让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不得不说,这正是一次法治理念的整体提升。此外,相关司法部门能够秉公执法,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对“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进行精准审判、客观裁决,本身也是有法必依、违法必惩的典型案例,直接体现了执法者的刚毅原则与职责使命。
    但是,应该知晓,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和遏制“违法”,着力构筑和谐安宁的社会风气和环境。所以说,执法只是手段和载体,是构建平安中国的重要抓手,而不断增进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是目标与导向。因而,“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在不少人眼中看起来不可理解,毕竟在不少人潜意识里,“自家树木”等于“自家财产”,可以自由支配,殊不知,“未办许可证”私自砍伐亦是违法。故此,这也从侧面告诫,加大普法教育,提升公众整体面的法治水平,还需常抓不懈、一以贯之。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行和经济活动之纲,唯有立起法律的权威,才能夯实和谐平安社会的基石保障。普法走在执法前,防止出现少数人因“无知获罪”,从而给群众带来一定的困难。当然,所谓“无知者无罪”,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但是让少数群众因“无知获罪”,也并非法律之要义。否则,因普法不到位、不健全、不完善,给少数人埋下“地雷”,同样会反过来吞噬法律的惠民性和保障力。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普法应走在执法前,才能让法律在违法前发挥震慑和警示作用。否则,法律跑在违法之后,就难以避免落入“马后炮”窠臼。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普法教育就是让大众提升法律意识、充实法治知识,以心无妄思砥砺行无妄动,从而降低法治成本、减少违法事件,为构筑和谐安宁的良好社会环境打牢坚实基础。心存敬畏,谨言慎行。普法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一招。加快补齐普法教育短板,健全机制、完善举措、落实落细,持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不断攀登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新高峰,这是“砍伐自家树木被判刑”带来的最好启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