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三权分置,乡村振兴新契机

时间:2018-10-25 10:42来源:中评网 作者:李磊 点击:
党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的乡村经济成为决胜小康社会中必须打赢的一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补齐我们的经济短板。乡村要发展,土地要素必须得到保障。在2018年初公布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
      党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的乡村经济成为决胜小康社会中必须打赢的一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补齐我们的经济短板。乡村要发展,土地要素必须得到保障。在2018年初公布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可以预见,在当今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契机。
     一、田宅同轨,农村土地分三权
 自古以来,家宅和田产一直被广大的农业劳动者视为生存根本。历年来,党中央一直保持着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些年,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用地方面,通过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定农民长期享有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在农地确权的基础上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合理利用自己手中的土地从中获益,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然而,与走在前列的农用地改革相比,农村宅基地改革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尽管许多地区的农民已取得了宅基地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但此证并未完全实现宅基地的用益物权。而今,宅基地“三权分置”时代来临,宅基地有希望能同农用地一般成为农民看得见的权益。
     二、资源复利,进退之间尽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有农民进城务工定居,宅基地荒废之势初露端倪。此后,随着80、90后第一批独生子女进城定居,农村中举家进城的情况愈发普遍,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大量闲置宅基地。对于这些进城置业的农民而言,其宅基地便沦为用之不能,弃之可惜的鸡肋。如今,通过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在稳定所有权基础上,明确宅基地的资格权和使用权,从而逐步建立宅基地有序、有偿退出机制。此举既可以将闲置的宅基地重新利用起来,缓解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又可以为实际上已放弃自己宅基地的农民带来经济收益,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双赢。
     三、政点要穴,疏通经络兴乡村
   农用地和宅基地共同进入“三权分置”时代,在产权制度上给予农民充分保障;通过有序的土地推出机制,以双赢的方式普惠广大农民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们的乡村却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究其原因是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成了多如繁星般的村落和小庄,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使得广大乡村的发展进程缓慢。这些年,通过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等方式,使乡村的发展水平得以较大提升。但是土地整理或者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难度、实施成本以及后续的人员安置等问题,也使得以这样的方式难以大规模推广。在此背景下,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找到乡村疲敝的症结所在,适时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想法,让农用地和宅基地共同进入“三权分置”时代,产权制度上给予农民充分保障。而后,通过实施有序的土地退出机制,以双赢的方式普惠广大农民,此举犹如要穴施金针,激发乡村的活力,唤醒乡村潜在的巨大能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契机。
    2020年转眼即至,小康社会指日可期。决胜小康社会,就必须决胜乡村振兴。笔者认为,有了宅基地“三权分置”这样的重要举措,相信到2020年我们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