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县巡礼>综合>

借力乡村旅游推进精准扶贫

时间:2016-07-04 22:0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 杨芬 点击:
从克兰寨游客接待中心到司前村,整个司前大坝沿途已成为瓦屋乡村游的重地:以“农旅一体”为主线,依托现有资源,着力打好“铜仁.碧江.瓦屋侗乡农耕文化体验游之系列活动”旅游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探索出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瓦屋乡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把贫困村变为旅游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我乡按照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5条路网(机耕道)共10余公里,500亩节水灌溉工程,3公里生态防洪堤建设,2.5公里排洪沟渠、7.5公里灌溉沟渠,高岩田、克兰寨两个美丽村寨及财政一事一议整乡推进项目建设等。
近三年来,瓦屋乡投入大力资金,修缮道路和民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油菜花”节暨山地旅游为主题的乡村游。
连片开发连出景区,打造精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从克兰寨游客接待中心到司前村,整个司前大坝沿途已成为瓦屋乡村游的重地:以“农旅一体”为主线,依托现有资源,着力打好“铜仁.碧江.瓦屋侗乡农耕文化体验游之系列活动”旅游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探索出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作为湘黔两省四县区七乡镇片区区域少数民族团结示范镇基本建成,司前大坝生态农业观光园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古朴侗寨民居族特色示范街魅力四射,以侗家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刘氏宗祠和进士府文化,以客兰寨桂花王、生态村生态乡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底蕴进一步得到深挖提炼,以瓦屋特制腊肉、召田黑皮乌鸡、生态高山葡萄、丰富矿产资源等为龙头的种养加工产业得到规模化发展。
以司前大坝农耕文化变迁为依托,建一个“武陵山农耕文化博物馆”,收集武陵山山区农民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器具,与司前大坝全程机械化耕作示范园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武陵山农业发展的时代变迁。发展低成本的就地城镇化,将司前大坝周围村落发展成瓦屋微型小城镇,进行立面改造、整治村庄,发展产业,建美丽村寨,聚美丽小镇。保护好瓦屋河——我们的母亲河。
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发展模式
      把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项目人力、物力及资金资源,紧紧围绕农旅一体化发展的目标,统一、协同推进瓦屋乡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乡村旅游+电商+农户+扶贫双到”的发展模式,发展农耕旅游、生态观光旅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瓦屋,全面整治村庄,合理规划布局,
     力争把瓦屋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居旅融合”的新型旅游小城镇,并通过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丰富旅游项目,逐步建成全天候、全年可游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城市假日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