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校开设体育课立法,保培养合格人才

时间:2021-10-22 14:33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实现人生理想,心怀报国之志,有了过硬本领,还要有一个强壮身体。把“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立法,是确保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望各校严格执法,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本领的同时,练就好的身体,更好地担当起强为中华的重任。
       据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10月19日上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笔者不禁为“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拟立法叫好。
     所谓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在活动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体育具有可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可改善呼吸系统和促进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等功能。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整天坐在教室里上课,更需要进行一些适应的体力方面的活动。
    “三育(德育、智育、体育)”教育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方针,体育课作为对学生教育的一门学科,国家要求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这充分证明了开设体育课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对体育课认识不足,他们以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行了,对学生整天进行语、数、英和理、化、生等方面知识的满堂灌,纵然在课程表上也有体育课程的安排,但却大多被文化课所挤占,使体育课成了“纸上谈兵”。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把孩子整天关在家里背单词、写作业、练功课。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体育课开设要求小学1至2年级每周4节,3至6年级每周3节,初中1至3年级每周3节,高中1至3年级每周2节。有资料显示,对于这些体育课设置要求,一些学校要么不到位或被挤占,成了文化课老师的“加餐”;要么不规范,没有按教材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导致体育课质量不高。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势必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将“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立法,是让“三育”教育实至名归,确保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实现人生理想,心怀报国之志,有了过硬本领,还要有一个强壮身体。把“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立法,是确保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望各校严格执法,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本领的同时,练就好的身体,更好地担当起强为中华的重任。  (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