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之名,替“打工人”画好工作与生活“界线”

时间:2023-04-27 17:5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准绳不成圭臬。法律出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置出现一例例“加班文化”演变案例上;否则,由于少数企业的趋利性和法治观念不足,那些“加班文化”带来的怪相还是会层出不穷。如何,真正构建起工作与生活边界清晰的机制,替企业、用人单位
       下班后回复工作群信息、休息时被要求盯微信...最近,关于加班话题的讨论,在网络火了起来。诚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决然不是生活的全部。所谓,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力,其实既是法治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为了让劳动者有更充沛的精力创造价值。更何况,工作本身就应该服务于生活,不能否认,没有一个劳动者之所以勤劳工作、艰辛付出,不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准。
     从这个角度来说,关于加班话题的讨论,无不聚焦在工作与生活间的界限问题上。事实上,诸如下班后回复信息、被要求盯微信等等,还是“加班文化”的衍生物,只不过以看起来更加“自由的方式”被加班而已,本质上还是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何,部分“打工人”愿意被接受下班后秒回信息、盯微信,正如有调查报告显示,仅有一成人敢拒绝下班后秒回工作信息。原因正在于,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不够明显,加上个别用人单位法治观念淡薄,以看起来正当的理由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而相对弱势的劳动者便只能“被动接受”。
   当然,加班后盯微信也好、秒回信息也罢,终究还是属于“加班”范畴,劳动者以牺牲个人时间替企业或用人单位“办公事”,就得支付相应的报酬,相关案例也证实这一点,这也是法律规定的辐射范围。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打工人”在被动加班,以某种看起来更为隐形的加班模式,尽管支付了加班费,但其主观意愿被无情忽视,同样不利于劳动者心身健康。事实应当看到,当一名“打工人”长期在被动接受加班,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同样也受到了掣肘,这正是明确工作和生活“界线”与边界的现实课题、题中要义。
其实,赋予打工人更多主动选择权,才是“法治天下、德润人心”的精神彰显。简而言之,以法律名义,规范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线,让打工人在下班后是否盯微信不再成为一道“必答题”,而是一道“选择题”。这里面,不得不提那些串联起来影响“打工人”选择的客观就业情形。比如,35周岁就业线等,正是各种就业“无形障碍”存在,让打工人在“珍惜工作”上多了一份无奈的“砝码”,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敢于在“加班文化”上说“不”的信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准绳不成圭臬。法律出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置出现一例例“加班文化”演变案例上;否则,由于少数企业的趋利性和法治观念不足,那些“加班文化”带来的怪相还是会层出不穷。如何,真正构建起工作与生活边界清晰的机制,替企业、用人单位、劳动者列明工作清单,工作时间范围内恪尽职守、高效履职,工作外自由生活、不受打扰,才算真正替打工人着想。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