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为笔墨,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时间:2023-07-28 15:43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李星宇 点击:
涪西镇 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分别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涪西镇 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分别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是党百年辉煌历史中的重要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契机和切入点,没有完善的生态环境做支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能持续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我们要明白绿色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实现中国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创新、内生特点是统筹协调、普遍形态是绿色发展、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绿色生态保护理念,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思想的“底线”,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让绿色生态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当前新时代下,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们要加强科技支撑,有效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并加快引导市场的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推进高效节能产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推动新能源环保产业快速壮大,依托高新技术,推动生态资产区开发,推动旅游产业、环境产业、生态领域的新兴技术产业、健康产业、养生休闲等绿色产业发展,攻破环保的“难关”,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