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西安最高温度为41.2℃,华商报记者在西安街头走访发现,保洁员、停车收费人员普遍冒着高温酷暑工作,而建筑工地中午到下午一般会停工休息一阵子,但工地打工者称工资要到年底才能结算,没见过什么高温补贴。(华商网2017年7月24)
2017年的夏天,全国各地被一波又一波的高温天气冲袭,各地最高温度不断刷新,“火炉”城市不断洗牌,“热”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夏天里的热浪,冬天里的太阳,眼神都融化,有谁能抵挡?”,正如歌中所问,如此热辣的太阳,谁能抵挡?尽管天气如此毒辣,还是有不少的工人顶着烈日,坚守在岗位,作业在户外。 城市的整洁和秩序在高温下有人来维护,但这些人的权益又该由谁来关心?华商网的报道中,五十多岁的保洁工人背上长满痱子,一片片红色斑点是太阳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然而“卖命”挣来的高温补贴却停留在嘴上,变成了“传闻中的高温费”,《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如一只空文,停在了纸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自2012年施行至今已有四个年头,西安的高温补贴落实情况只是政策落不下去的一个缩影,西安绝不是“孤立无援”的,新华网记者也在北京街头采访了数名建筑工人、快递师傅、停车场管理员等户外劳动者,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没有拿到高温津贴,有的说不了解相关政策,有的说知道政策却并不敢向领导要。不了解、不敢要、拿不到的背后,暴露的是户外劳动者权益意识的淡薄、企业安全意识的缺乏、政府监管的缺失和相关法律的缺位。 酷暑中仍在坚持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多是进城务工的年纪较大或文化知识较浅的民工,他们在工作、家庭生活之外很少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关注了解政策的内容,只要每月有差不多的工资到账就相安无事,而不去关注这些之外的和自身有极大联系的事件。对于这部分户外劳动者权益意识的提升,还要靠以维护工人利益为目标的工会组织发挥真正的效用,深入单位给劳动者们宣传、讲解自己拥有的权益和维权的方式方法,为劳动者们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撑腰。 企业作为高温补贴的直接发放人、防暑降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没有相关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企业要完全承担这一系列费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缺乏不履行《办法》的惩处措施,企业更是能省即省,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就相安无事,然而,“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警示并不是没有历史可寻,当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劳动者的医药费、营养费、赔偿费等等费用可远远不止这一小时十几块钱的开支。企业的安全意识的缺乏,对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不重视是政策落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政府部门作为行政法规的制定者,不能只管发布,不管运行,“徒法不能以自行”,政府部门有责任监督企业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监督结果形成奖惩机制,以推进政策的长久有效。政府部门监管的缺失和不力,是政策得不到落实的重要原因。 法律规章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政策推行的效果好坏,多数地方要么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法规、要么一套政策永久不变,“流水的物价,铁打的补贴”,当矿泉水从五毛一瓶涨到两块一瓶,高温补贴始终如一的维持在五毛钱买矿泉水的水平,只有措施没有奖惩,提不起劳动者的信心压不住企业“乱来”的行为,对高温天气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个问题,必须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有明确操作性的、有明确法律责任的立法,确保高温天气下劳工的休息、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年年呼吁年年有的情况。 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户外劳动者更承担了高于常规工作者的风险,保护好他们的生命安全权益,是政府、企业和工人组织应有的责任,将高温保护落到实处,切勿拿高温津贴纸上谈兵。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高温保护切勿纸上谈兵
时间:2017-07-26 17:57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柒月 点击:
次
西安最高温度为41.2℃,华商报记者在西安街头走访发现,保洁员、停车收费人员普遍冒着高温酷暑工作,而建筑工地中午到下午一般会停工休息一阵子,但工地打工者称工资要到年底才能结算,没见过什么高温补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德江县政协到煎茶镇专题调研产业扶贫
- 下一篇:对“魅力城市”评选的思考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一桥承古今
一座桥,在广东潮州家喻户晓,“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 ...
- 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公路民航持续向好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7月5日,国家铁路货运继...
-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四部系统记述习近平同志地方工作经历图书出版发行。...
- 潮涌江淮风帆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安徽篇
巍巍大别山,红色精神传承不息;滔滔江淮水,激荡强劲发展脉动。...
- 《足迹》第4集:沼气过秦岭
在历史上沼气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发挥过很大作用。 ...
- 唐山:让“防空”落地 助力基层治理
2022年,全市计划再新建人防规范化社区53个。目前,基础性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稳步...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一桥承古今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