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我服从公众”饱含深意

时间:2014-03-15 19:52来源:隔山 作者:隔山 点击:
往年两会后,有总理出席的记者提问会叫“记者招待会”,而此次改为少了“招待”二字的“记者会”,从这点小变化不难看出会风的清新转变,不仅满足了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也避免了群众对“招待”的误解而认为是新的形式主义。由“记者招待会”到“记者会”又何不是服从党

  昨天10时30分,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李克强的第二次记者会正式开始。11时59分,李克强已经回答了13个问题。傅莹在一旁示意他:总理,差不多了,最多再问两个问题。李克强询问大家的意见:大家愿意吗?他收到了全场的回应:愿意!“那好吧。”李克强说,“我服从公众”。(3月14日《新京报》)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李克强总理出席了两会结束后惯例的记者会,本次记者会可谓是让公众耳目一新。特别是总理在征求记者何时结束提问的意见时,用一句“我服从公众”,被全体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笔者认为,总理朴实的回话饱含深意。

  往年两会后,有总理出席的记者提问会叫“记者招待会”,而此次改为少了“招待”二字的“记者会”,从这点小变化不难看出会风的清新转变,不仅满足了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也避免了群众对“招待”的误解而认为是新的形式主义。由“记者招待会”到“记者会”又何不是服从党的规定,服从公众的期盼?

  在记者会开始时,傅莹请总理先讲几句,总理只用了寥寥几句表达了对记者的问候,他没占用太多时间,而是想记者所想,直接把记者会带入了提问环节。从总理一年多的执政来看,这已经是群众赞口不绝的总理风格,正如总理在记者会上讲的“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总理简练、务实的工作风格和富有实践智慧的语言,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脉相承。总理所想所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服从公众的期望?

  不仅如此,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提及民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上强调了“以人为核心”,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工作上不仅体现了“优先”,同时还体现了“公平”。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是在就业政策、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上,还是在住房、社会的保障上,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又何尝不是服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这些句子无不透露出一种轻松、务实的风气,无不饱含总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真挚感情,无不饱含总理推进改革,服务公众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