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木扎根厄立特里亚

时间:2023-07-07 16:23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记者:杨颋炜 点击:
厄立特里亚位于红海之滨,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文化多彩,被誉为“红海明珠”。该国海洋资源丰富,能源矿产储量可观,人民勤劳团结坚韧,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评论网非洲采编中心北京(记者:杨颋炜)报道  厄立特里亚位于红海之滨,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文化多彩,被誉为“红海明珠”。该国海洋资源丰富,能源矿产储量可观,人民勤劳团结坚韧,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和厄立特里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厄立特里亚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位于马萨瓦市的北红海省博物馆内,陈列着在该国出土的写有汉字的中国古代陶制酒器,是中国与厄立特里亚悠久交往史的见证。 
      农业一直是中国对厄援助的重点领域。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非洲实施包括减贫惠农在内的“九项工程”,绘就了中非合作新框架。在此框架下,中方积极响应厄方重点关切,中国农业部已派出三批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开展涉及豆类作物、果树园艺、油料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工作,成效显著。蚕豆、红芸豆和油菜等试验种植作物相比当地品种单位产量提高50%以上。
     优质苹果种植在厄立特里亚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地种植的苹果果子小、口感涩,所以市场销售的苹果基本从国外进口,一公斤苹果的价格约70元人民币。为了让厄立特里亚民众吃上口感好、价格低的苹果,中方专家组带来了两百多株苹果苗,并针对当地干旱的特点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栽种一年后,远渡重洋的苹果树长势喜人,经过改良的当地树种已经开始挂果。
 
      在豆类和油料示范地,蚕豆、红芸豆和油菜已完成收获,相比当地品种单位产量提高50%以上。待6月雨季到来,中方专家组将开始新一轮种植,并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进行精耕细作。
     在青豆示范田,豆角秧上已挂满青绿色的豆角。在厄全国实现全国大面积种植后,当地民众就不再需要以相当于几十元人民币一斤的高价购买这种广受欢迎的蔬菜。中方专家说:“我们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包括油菜、辣椒等,希望能够为当地民众的菜单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今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伊萨亚斯总统会谈时强调,中方愿同厄方利用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等框架和平台,推进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中厄以及中非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国正在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为厄立特里亚以及其他非洲国家提供新机遇,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