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争当贫困户?折射出“精神贫困”现象

时间:2018-02-06 10:19来源:中评网 作者:月下影独舞 点击:
脱贫攻坚工作“在识别扶贫对象、精准施策方面,在扶贫标准的把握上更要精准,把握好度,才能消除不劳而获就能过上好生活的误导,从而最大限度激发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为何有人争当贫困户》,指出在有些地方,出现有人千方百计想挤入贫困户队伍中的现象。
      群众中出现这种做法,固然折射出“个别地区和对口扶贫单位急于求成,甚至好大喜功,在扶贫过程中导致村与村、户与户之间产生了新的贫富不均”等“非正常现象”。某些贫困户因而一步登天,甚至由过去缺衣少食、居无定所的境况中瞬间华丽转身,穿上了好衣服,吃上了好粮食,住上了大房子,让人看到瞬间造梦致富的捷径。
    但是,我们也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个别贫困户居高自傲,帮扶工作人员与他商量产业脱贫,技术指引时,他一声不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见效慢、太麻烦;建议他养殖致富时,他说费粮食费工夫,得不偿失。动员他出力和村上共同修建入户道路时,有人甚至说“我走了几十年泥巴路都习惯了,现在何必受这些累!”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他时,他会漫不经心地看看对方送上了什么礼物,如果是合乎心意的,可能会给个笑脸,如果不是自己心仪的,就冷冷地看上一眼然后视若无睹。更有甚者,直言不讳地告诉帮扶他的干部说:“XX的帮扶干部那天给了他xx元现金,要不你也给我拿钱吧?我要吃什么自己晓得去买!”、、、、、、
    虽然,这些现象毕竟只是极少数、极个别的。因为,大多数贫困户都是诚实善良、勤劳肯干的,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都争先恐后奔向致富道路,用劳动和汗水浇灌出幸福的花朵。
但是,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这极少数、极个别的“非正常”现象,体现出部分群众的“精神贫困”。有的人眼见曾经比自己过得差的人一下子摆脱了贫困,心里失去了平衡,甚至质疑“劳动是否最光荣”;有的人在政府和别人的帮扶中自己的生存环境突然得到较大改变,心存侥幸、妄图不劳而获可以成为生活常态。
如此种种,需要大家在脱贫致富的同时,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用勤劳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浇灌文明富裕之树,才能畅想甜美、丰硕的幸福果实。
   当然,脱贫攻坚工作“在识别扶贫对象、精准施策方面,在扶贫标准的把握上更要精准,把握好度,才能消除不劳而获就能过上好生活的误导,从而最大限度激发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