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擂主邓雅文

时间:2023-07-31 17:2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郭喜林 点击: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哲学,更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只有深奥其中的道理,并心甘情愿默默地把希望的种子埋在脚下奋斗的沃土之中,并让汗水去浇灌,希望的种子才会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7月23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关山,抵达一位洛阳女孩手中,她就是邓雅文,《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优秀选手,第四季唯一的一位四期擂主,她即将成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3级新生。(澎湃新闻2023年7月29日)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哲学,更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只有深奥其中的道理,并心甘情愿默默地把希望的种子埋在脚下奋斗的沃土之中,并让汗水去浇灌,希望的种子才会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记得,在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进学解》中有这样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因此,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先生在其著作《劝学篇》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么,做学问就必须用耐心当舟。旨在鼓励人们不怕困难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缺少勤奋和耐心,那就会一事无成。
     邓雅文之所以能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过五关斩六将,并获得第四季唯一一位四期擂主,是因为她已经将中国古今诗词烂熟于心,并深入理解了每一首诗词的深刻含义。而不是似懂非懂,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她才能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心无杂念和胸有成竹,并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才能让邓雅文在竞技场上旁若无人,不急不躁,沉着应对,不慌不忙,自信满满,发挥自如,志在必得。
     由此可见,每个人的人生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自信、自强和毫不自卑的良好心理素质;关键在于,如何战胜自己身上存在的所有弱点;关键在于,如何与自己的骄傲自满做斗争;关键在于,如何多措并举战胜自己,而不是首先去战胜别人。只有把自己弄明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弄清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勇于挑战。
    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每一次都需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是让别人代替自己去做选择。如果每一次选择不去积极主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机遇,机遇就必然会在悄无声息中转瞬而去。所以,人们常说机会不等人。但是,有些人只想在懒惰当中让机会成为属于自己的奴才,并时刻听从于自己的召唤。所以,有的人不敢面对激烈的公平竞争,有的人不敢面对公开的激烈竞争,只想在阴暗的角落里用金钱摆平一切。因此,某些人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无数见不得阳光的卑鄙与龌龊;因此,某些人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无数艰辛与汗水;因此,某些人一辈子只能苟且偷生,不敢让阳光照射;因此,某些人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做事,不仅不怕阳光照射,反而喜欢与阳光零距离接触。
    由此可见,邓雅文从《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唯一一位四期擂主到高考的志在必得,都是她长期顽强拼搏的结果,天上是不会给她掉馅饼的。只有永不满足,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只有边学边用,才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并以求知若渴的心态去为自己增加知识积累;只有把继承传统文化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文化自信才能在心里扎下深根;只有以虔诚之心虚心学习,学习才不会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枷锁;只有在博览群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进步阶梯,才能让自己在博览群书中获得更多用金钱买不来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