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牛织”爱情传说成为更多人间佳话

时间:2021-08-14 16:4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无,我想不必去过多的考究,但牛郎织女爱情之传说毕竟是美好、动人的,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愿“牛织”爱情传说成为更多人间佳话:天下所有人和睦相处,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天,许多人士将为心爱的人,或送去鲜花,或送往礼品……,以表达自己对心爱人的爱慕之情。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有关“七夕”节的传说,始终与牛郎织女那动人的爱情故事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亘古以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崇扬教育、激励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的一种美德。在我国,无论是丈夫、妻子,还是子女外出了,总会少不了写封信,打个电话,相互叮嘱、问候,报个平安。国家也十分珍惜人们的亲情、友谊,对夫妻分居两地的家庭施行了一系列照顾政策,并在每年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的节日里,还专门安排了放假;尤其是在春节,为了能让更多的天下人亲人欢聚,骨肉相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举世无双的“春运”工作。当今,在传统道德熏陶下,加之政府的关心,千千万万个家庭人员无论是相别天涯海角,都能随时见其容,心相连,不再有“牛郎织女”的故事重演,使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为永久传说。
     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化因素的不断加剧,不珍惜亲情的现象还是大有人在的。如:有的人视婚姻为儿戏,今天男女结合,要不了多久就分道扬镳;有的人离异后抛儿弃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有的夫妻两隔三差五的不是斗嘴,就是打架,闹得家庭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更有甚者,有些人在外一旦混出了个模样后,就飘飘然起来,忘记了家中一直在守望的亲人,翘首以待的骨肉,期待赡养的老人;寻欢作乐,另找新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仅有悖伦理道德,而且也与人生观、价值观是背道而驰;与“牛郎织女”相比,更是羞愧难齿。
    诚然,人与人相处,或男女结合,在交往生活过程中,由于脾气、性格、爱好和观点等不同,产生分歧在所难免,但我们每一个人应学会包容、理解,努力去修复不足,不能随意放弃,更不能践踏。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苍天之下,芸芸众生,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处,是人生旅途中最为美好的事,当用心去呵护。纵然交往相处不了了,也大别不可非弄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应做到好聚好散,让人间真情永在,友谊长存。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无,我想不必去过多的考究,但牛郎织女爱情之传说毕竟是美好、动人的,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愿“牛织”爱情传说成为更多人间佳话:天下所有人和睦相处,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