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现代化寄希望于驻村第一书记

时间:2021-08-14 17:1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郭喜林 点击:
加速建设现代化强国改革创新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脱贫攻坚战中已经为创新发展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而且要进一步巩固好这一伟大成就。只有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我们才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累计选派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连同驻村干部累计300多万名,他们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斗在战贫困、奔小康一线(人民网8月11日)。
     加速建设现代化强国改革创新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脱贫攻坚战中已经为创新发展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不仅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而且要进一步巩固好这一伟大成就。只有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带领广大农民继续沿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建设仍然是加速实施现代化强国改革创新发展新格局的领导核心,驻村第一书记只能进一步加强,不能削弱,驻村干部的人数和综合素质只能进一步加强,不能削弱。实现现代化强国改革创新发展新格局,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进一步巩固国家的整体战略安全,才能让中国农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正如人们所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14亿人口的穿衣吃饭不是小事,除了一日三餐的粮食需要,还有肉蛋禽和各种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日常需要。要不断地满足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这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统筹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把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安排。因为,这支拥有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必须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必须把他们在实践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充分发挥,并形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使命。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党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并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并继续发挥好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把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位一体才能构成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强国创新发展新格局。而且,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靠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且,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靠国防现代化来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创新发展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环境。由此可见,我国的现代化强国战略在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当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工作力度,不能让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只有依托农业现代化,才能让中国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被排挤在外。
      如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排兵布局,如何先易后难,如何迅速在平原地区推广农业现代化,如何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乡村振兴战略课题。由此可见,驻村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向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致以崇高敬意!并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勇于改革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带领亿万农民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