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高考,在历练中成长

时间:2017-06-09 22:1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单小雯 点击:
祝福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希望你们在面临人生第一考的时候,能够答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又是一年高考季。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一根“指挥棒”改变了中国。40年来,高考伴随着民族的记忆,记载了整个社会的变革;40年来,数以亿计的青年学生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
高考对社会来说,只是一次人才选拔比赛;对部分学生和家长来说,却是一场人生的比拼。考得好,就能进入高等学府,父母觉得有面子,自己以后也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考的不好,要么进入职业学院,要么早早投身社会开始工作。
    可实际上,大学学历也仅仅只是一块儿敲门砖,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能力。成功之路千万条,除了名牌大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努力、能力,我们莘莘学子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选择观。同时,我们社会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公平的用人观,不能唯学历论,一味追捧重点大学的学生,对普通院校的学生不理不睬。习近平总书记在《路就在脚下》的文中说到:“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写,照样能成才”。“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香港首富李嘉诚他们都没有“伟大的学历”,可他们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演绎着华丽的篇章。因此,高考只是一个路口,用心过、努力过就是最大的收获。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革,高考科目从固定考几门调整为实行3+“6选3”或3+“7选3”,是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特长;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在一定程度克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考定终身”正在被打破,学生的选择权也在增加,高考制度正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完善,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既有技术方面的改进,也有制度方面的革新,体现了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回顾高考40年的改革历程和实践探索,留给后人的是充满智慧的经验和无比宝贵的借鉴。高考体制需要改革,高考公平必须捍卫,只有正确认识高考改革对社会变革的促进作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公正的一种期许。
   祝福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希望你们在面临人生第一考的时候,能够答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